干将莫邪是一对感情至真至诚的夫妻,也是两位著名的铸剑大师。他们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,成为了人们传颂的神话。
采集天下最好的铁精和金英,融合在一起,令童男童女300人鼓风装炭,终于炼成了一阴一阳两款锋利无比的宝剑。阳剑名为“干将”,阴剑名为“莫邪”。他们把阴剑献给了吴王阖闾。
干将莫邪的故事告诉我们:
- 真善美
-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
- 诚信的品质
- 杀身成仁

干将莫邪怎么读?
拼音:gān jiàng mò yé,简 拼:gjmy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(苏秦说齐闵王曰)今虽干将莫邪,非得人力,则不能割刿矣。”
干将莫邪的近义词
龙泉太阿
干将莫邪的扩展资料
干将莫邪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,最早出自出汉代刘向《列士传》和《孝子传》中,后来由历史上诸多著作摘录和引用。现如今,最流行的版本为志怪小说集《搜神记》中所记干将莫邪的故事。
详细版本(吴国版):
干将是楚国最有名的铁匠,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。楚王知道了,就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。干将花了三年工夫,终于铸炼出一对宝剑。这是他一生中铸得最好的剑。
可是干将明白楚王的脾气,要是他得到了世上罕见的宝剑,一定会把铸剑的人杀掉,免得将来再铸出更好的剑来。这时,干将的妻子莫邪快生孩子了,这使干将更加愁眉苦脸。
到京城交剑的日子到了,干将对莫邪说:“我这一去肯定回不来了。我留下了一把剑,埋在南山上的大松树底下。 等孩子长大了,让他替我报仇。”告诉他:“出房看南山,松树长在石上,剑在它的背面。”
干将带着宝剑去见楚王,干将看见楚王献上宝剑,并对楚王说:“天下有此剑一对,一雄一雌,这是雌剑,雄剑不会交出。”楚王拿到雌剑就杀死了干将。
干将死后不久,莫邪生了一个男孩,取名赤。莫邪记住丈夫的遗言,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带大。十多年以后,赤长成了一个小伙子,莫邪把他爸爸的不幸全部告诉了他。
赤流下了热泪:“啊,可怜的爸爸!妈妈,我一定要杀死楚王,为爸爸报仇!”他跑到南山上,把埋在大松树下的宝剑挖了出来,日日夜夜练剑。
就在赤加紧练剑的时候,楚王接连几天做了同一个梦,他梦见有一个愤怒的少年提着宝剑朝他冲过来,说要为干将报仇。楚王吓得直冒冷汗,他忙派大臣们去打听,才知道干将果然有个儿子,正准备进城刺杀他。
楚王害怕极了,一边派人去抓赤,一边命令士兵守紧城门,防止赤混进城来。
赤只好带着宝剑逃进了大山。没法为爸爸报仇,赤伤心极了。
一天,赤在树林里遇见一位壮士。壮士非常同情赤的遭遇,决定帮他一起报仇:“我能为你报仇,不过,你得把你的头和你的宝剑借给我,我带着你的头去请赏,趁机杀死楚王。”赤一听这话,立刻跪下给壮士磕头:“只要你能为我父子报仇雪恨,我什么都愿给你。”
壮士拾起了头和剑,伤心地说:“放心吧,我一定要杀死楚王。”
壮士来到王宫拜见楚王。楚王见这头和剑跟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,高兴极了,要赏壮士。
壮士说:“大王,要是你把赤的头放在锅里煮烂,他的鬼魂就不会来伤害你了。”楚王赶紧叫人架起大锅,用大火煮头。
谁知煮了三天三夜,赤的头还是没有烂掉。壮士对楚王说:“大王,要是你亲自去看一看,赤的头就能煮烂了。”
楚王也觉得奇怪,就亲自走到大锅边,伸长脑袋朝里看。
壮士趁机拔出那把宝剑,用力一挥,把楚王的头砍落在大锅中。
卫兵们大吃一惊,过来抓他。壮士手起剑落,又把自己的头砍落在锅里。
只见两个脑袋盯着楚王的脑袋咬。
三个脑袋都煮烂了,没法分辨。于是把肉汤分成三份埋葬了,笼统称为“三王墓”。
如今这墓在汝南郡北宜春县境内,大概在河南吧。
干将莫邪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?
干将莫邪的故事告诉我们:
- 真善美
-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
- 诚信的品质
- 杀身成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