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亲如兄弟

孙策和周瑜的关系非常的铁,在《三国演义》整本书中,是除了刘关张“桃园组合”之外的又一黄金组合。孙策和周瑜同年(公元175而生人),孙策月份稍长,十六岁便相识,一见如故,就差磕头拜把子。
二、雪中送炭
孙策准备创业的时候,周瑜主动出来帮忙。瑜叔周尚,为丹阳太守;今往省亲,到此与策相遇。策见瑜大喜,诉以衷情。周瑜是非常有才名的,周瑜所在的地盘是袁术的辖区。袁术也多次招募周瑜出来做官,周瑜认为袁术成不了大器,一直未出仕。但是孙策一准备立业,周瑜便站出来帮忙,不但自己出来帮忙,而且还举荐了两个人,一个是张昭,一个是张纮。
三、结成连襟

演义中说的不是很详细,所以还是从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中找材料:从攻皖,拔之。时得桥公两女,皆国色也。策自纳大桥,瑜纳小桥。打下皖城,得到两个美女,都是国色天香,天下闻名。孙策没有独占,哥俩一人一个,孙策娶了大乔,周瑜娶了小乔,两个人成了连襟。
四、结成连襟(续)

以孙策和周瑜的关系,是不需要通过姻亲来拉拢关系的。孙策有兄弟四人,堂兄弟(孙静家)也有数人,这些兄弟当中是有到结婚年龄的。孙策自己没有独享,没有分给自家兄弟,单一的给了周瑜,说明和周瑜的关系是真铁。当然周瑜也没有辜负孙策的信任。孙策死后力保孙策指定的接班人孙权;在曹操南下的危难时刻,站出来出任前敌总司令,火烧赤壁,打退曹操,保住了兄弟辛苦打下的江山。
五、历史记载
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记载:初,孙坚兴义兵讨董卓,徒家于舒。坚子策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,瑜往省之。会策将东渡,到历阳,驰书报瑜,瑜将兵迎策。策大喜曰:“吾得卿,谐也。”
孙策与周瑜同岁,公元190年孙坚讨伐董卓时就曾经住在周瑜的家里,当时周瑜曾经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,并且和孙策一起与江南的名士交好,在当时可以说享有盛名,孙策与周瑜都是出身世家,相同的生长环境和相同的志向使得两个人具有非常多的共同语言,孙策与周瑜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。
关系:连襟、挚友
孙策与周瑜可以说是连襟、挚友的关系。孙策听说皖城乔公有两个女儿,都是国色天香的大美人,于是和周瑜一起上门求亲,孙策娶了大乔,周瑜娶了小乔,两人成了连襟。周瑜与孙策是挚友。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,家小移居舒县。孙策和周瑜同岁,交往甚密。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,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,两家有无通共。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,很有声誉。